熱血沸騰?

今天趁機和另外一個老師討論了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
實有 「人家能,為什麼我們不能」的感嘆
別的學校可以為了一些精神違常的孩子開個案會議,凝聚行政及教師的共識,協助孩子回來上學。
但我們學校開會的目的只在完成程序,因為無論是校長,或是校內教師,對於精神違常的孩子,都有承受不了的重。很多很多的萬一想法,雖然這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萬一,但因為無力承擔那些萬一,所以孩子只好回到家中,繼續著被家長擔心卻又不願面對而忽視病情的日子。

這不是我想看到的。
我很希望讓孩子回來學校,老師,行政人員們能夠協助。
可是,在那許多討論的當下,我也無力出言。
因為,輔導老師的位子尷尬,當我為了孩子權益發聲,但我對孩子的接觸卻也僅止於晤談的那短短時間,導師和任課老師還是最常接觸的人,而我又有什麼樣的肩膀能夠去承擔萬一孩子在課堂上發生的事情呢?

就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學生被拒絕了。

曾經和一個導師對話,在對話中,我才肯定了自己身為輔導老師的價值。
因為,我所受的訓練,影響我的生活態度,我的人格,我看待事情的方法,這些是校內其他老師們取代不了的,因為訓練不同,想法就是這麼的不同。因此,這就是輔導的價值。
不過,我覺得最有效能的輔導人員,是具備輔導知能的導師,第一級預防的導師對於輔導的觀念越清楚,個人能力越大,則當出了問題時,學生狀況會越好。


但,輔導老師的存在真的需要很大的能量。
學校老師對於輔導工作的認識不足,更多時候,也已經被自身專業及課程忙昏頭,無力也不願提升自己輔導知能。我常在想,如果在企業界中,這樣安於現狀的人應該無法生存吧?最新的知識,第二專長的培養都是重要的,也許
學校行政體系對於同一事件的看法不同,處理的方向也不同,雖然在與行政同仁接觸時,較容易被尊重,但,通常最後的結果還是掌握在上面又或者其他講話比較大聲的處室。

好像每次都懵懵懂懂的以為這樣做對學生有益,但也漸漸發現,很多時候,事情結果不會改變,而我所做的努力,也就是為了讓結果名正言順的一種必須程序~

這樣的現實難道是離開都市之後必須面對的嗎?

校外輔導資源又少,校內對輔導工作的認同感不足
讓人做起事來,有種只是在完成行政程序的無奈。

我的生涯價值觀中,有一項就是專業。
如果外在環境無法認同專業,那麼唸個學位也許可以證明自己的專業`
這也許是我想念博士的原因吧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cherr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